課程編號 :

課程名稱 : 台語歌唱技巧

課程老師 : 鄭春明
課程地點 : 秀水國小音樂教室
課程日期 : 星期四,
上課時間 : 19:00 ~ 20:50

課程花絮

  

  

課程資訊

藉由課程的學習,凝聚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向心力,促進人人身心靈健康快樂。學習台語基礎發音與咬字,正確使用丹田呼吸法,如何運用共鳴區轉換,轉音、滑音、裝飾音的運用,認識基礎樂理。採用循序漸進方式,希望藉由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慢慢了解台語歌唱的奧妙與快樂之處。

課程目標

1.學習台語基礎發音與文字,正確使用丹田呼吸法。

2.學習如何運用共鳴區轉換,轉音、滑音、裝飾音的運用。

3.認識基礎樂理 

課程大綱

1 樂理、發聲-認識簡譜、國際母音及嘴型 簡譜是用7個阿拉伯數字來記(1.2.3.4.5.6.7),母音為ㄚ、ㄧ、ㄨ、ㄝ、ㄛ;第1首歌曲教唱-三年

2 腹式發聲練習-子母音 喉嚨要放鬆(像哈啾和嘔吐時一樣) ,確實收母音(慢收,不可不收) ;第2首歌曲教唱-離開你

3 腹式發聲練習-轉音 3個音以上為轉音,例;第3首歌曲教唱-望月圓

4 腹式發聲練習-滑音 2個音為滑音,例滑下,滑上;第4首歌曲教唱-愛你無留名

5 共鳴區轉換-低音 唱低音時,以下丹田的力量唱出,共鳴位置在胸腔;第5首歌曲教唱-賢妻

6 共鳴區轉換-中音 唱中音時,以中丹田力量,共鳴位置在口腔至鼻腔之間(口腔共鳴一定要靠後方,不是在口腔的前面) ;第6首歌曲教唱-你哪會不識我

7 共鳴區轉換-高音 唱高音時,以上丹田的力量唱出,共鳴位置在鼻子以上至天靈蓋部份;第7首歌曲教唱-雙面為難

8 共鳴區轉換-高、中、低音 將高低不同音階的聲音,由下而上(即由胸腔至天靈蓋)不同位置產生共鳴的方法;第8首歌曲教唱-流浪愛河邊

9 公民參與週/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

10 如何使用小抖音、抖音 兩個小於半音的音,有規律的交互替轉換,轉換於兩個音層之間,一上一下由慢至快帶出聲音的抖動;第9首歌曲教唱-胭脂花

11 使用語氣詮釋喜怒哀樂 將情感帶入歌曲中,層次需要有起、承、轉、合;第10首歌曲教唱-問你敢不敢

12 歌曲中的抑揚頓挫 形容音調和文字氣勢的起伏與轉折,『抑』表示小聲,『揚』表示大聲,『頓』表示頓音,『挫』表示轉折;第11首歌曲教唱-一滴無剩

13 瞬間換氣、拉長音 當唱歌時氣不足時,將口打開讓氣瞬間進入丹田;第12首歌曲教唱-將你夢成雙

14 節奏快慢、輕重拍 每首歌曲的節拍(強弱拍)各為不同,大部份歌曲為3/4拍、4/4拍較多,2/4拍、6/8拍較少;第13首歌曲教唱-思念心情

15 歌曲的曲風及唱法 慢歌要放入較多的情感,快歌要保持節奏;第14首歌曲教唱-月娘彎彎

16 台風訓練 站在舞台要要注意自己的穩定度且不要緊張,在表演時適時的擺動四肢配合歌曲的意境;第15首歌曲教唱-孤單恰恰 

17 比賽注意事項 上台時要跟評審問好,歌曲下歌時要注意營幕上的歌、曲調是否和自己要表演歌曲一樣,不一樣時要反應;第16首歌曲教唱-夜芙蓉

18 成果展準備週/各班教學觀摩及成果發表